贾平凹散文特点-贾平凹散文特点分析

频道:博体比分 日期: 浏览:37

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哪些贾平凹的代表作介绍

1、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老生》等。

2、《商州》:《商州》向读者讲述了80年代初期的乡村生活,民风淳朴,人们自得其乐,是作者剖析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生活变革的一面镜子。

小说的主人公刘成和珍子是两个平凡的年轻人,他们单纯善良,因互相吸引而相爱。

但因为珍子的美丽及她复杂的家庭背景,她总是生活在一些不怀好意的后生的骚扰中。

秃子长相丑陋,但他心中却深深爱着珍子。

他一直反对刘成对珍子的爱情,甚至以拐带妇女的罪名报警去抓刘成。

但当他带着警察“抓捕”刘成那一刻,却是以二人生命的消逝来见证了他们生生死死的爱情。

最后,悔悟的乡亲秃子采用冥婚的方式成全了他们的爱情。

3、《浮躁》:《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

《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

正如后来的《废都》及《秦腔》一样,该书已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4、《废都》:《废都》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1993年首次发表。

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

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

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

小说还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

5、《白夜》:《白夜》是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一个叫夜郎的小人物的生活来展开。

书中描写了90年代城市变化中的小市民的生存境遇,有为了权力争夺的官场小人物,有为了生存而相互斗争的兄妹情,有为了城市生活在城市中挣扎的外来者。

描绘的市井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顽疾,无一例外地在欲望与理性所钩织的迷网中挣扎,呈现出一种病态。

亲情的缺失、手足的相残,官场的钩心斗角,爱情的幻灭……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浮躁的城市中并为它逐渐同化的人们。

6、《老生》:《老生》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老生》以古籍《山海经》引入,以一位唱阴歌的老艺人的视角,记录了陕西南部一个小村庄百年间发生的故事。

《老生》以百年孤独的中国为背景,也终究难掩贾平凹文观世宇的精神气概,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

贾平凹的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作品如下:1、长篇小说有:《废都》、《白夜》、《土门》、《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高老庄》、《浮躁》、《商州》、《秦腔》等。

2、中短篇小说集有:《野火集》、《小月前本》、《姊妹本纪》、《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兵娃》、《山地笔记》、《天狗》、《故里》等。

3、散文集有:《心迹》、《天气》、《贾平凹灵性散文》、《万物有灵》、《自在独行》等。

贾平凹的写作特点及风格:贾平凹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大多都是描写现实的,如《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
《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

语言有自然、平易、质朴、清新、含蓄、简炼、幽默、玄幽、怪拙和空灵的特点。

其中,“玄”是奥秘,“幽”是深藏,“怪”是奇异,“拙”是熟涩、朴讷而大巧若拙,“空”是多意而有想象的空间,“灵”是流动、意境和神来之笔。

贾平凹的写作风格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

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

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

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

在他的《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

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

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扩展资料:人物经历贾平凹(拼音:Jiǎ Píngwā,1952年2月21日-),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中国大陆当代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 。

参考资料:-贾平凹。

贾平凹的创作风格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
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

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
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
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

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

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

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

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写作生涯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新时期伊始,文学界普遍还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抚摸伤痛、控诉罪恶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爱和美。

继《山地笔记》之后,贾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1984年关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评论界的积极反响。

1985年是贾平凹创作颇丰的一年。

同时,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也使文艺研究的观念热、方法热渐成高潮。

1990年代,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关注转入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废都》创作完成之后,倔强的贾平凹并未消沉下去。

《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是他在生活的泥淖中开绽出来的又一朵朵灿烂的莲花。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3年中德作家论坛开启首日,贾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

贾平凹说,磁铁只对螺丝帽、铁钉起作用,不对石头、木块起作用,文学也同样。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读者,越考虑,书越卖不动。

”2015年1月8日,“2014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十大好书”在北京揭晓,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老生》拔得头筹。

相关文章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