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播放林清玄散文-林清玄的散文

频道:欧皇体育 日期: 浏览:22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

林清玄经典散文有《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在梦的远方》等。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在梦的远方》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我如今想起母亲的种种因缘,也想到小时候她说的一人故事:有两个朋友,一个叫阿呆,一个叫阿土,他们一起去旅行。

有一天来到海边,看到海中有一个岛,他们一起看着那座岛,因疲累而睡着了。

夜里阿土做了一个梦,梦见对岸的岛上住了一位大富翁,在富翁的院子里有一株白茶花,白茶花树根下有一坛黄金,然后阿土的梦就醒了。

第二天,阿土把梦告诉阿呆,说完后叹一口气说:可惜只是个梦。

阿呆听了信以为真,说:可不可以把你的梦卖给我。

阿土高兴极了,就把梦的权利卖给了阿呆。

阿呆买到梦以后就往那个岛上出发,阿土卖了梦就回家了。

到了岛上,阿呆发现果然住了一个大富翁,富翁的院子里果然种了许多茶树,他高兴极了,就留下做富翁的佣人,做了一年,只为了等待院子的茶花开。

第二年春天,茶花开了,可惜,所有的茶花都是红色,没有一株是白茶花。

阿呆就在富翁家住了下来,等待一年又一年,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年的春天,院子里终于开出一棵白茶花。

阿呆在白茶花树根掘下去,果然掘出一坛黄金,第二天他辞工回到故乡,成为故乡最富有的人。

卖了梦的阿土还是个穷光蛋。

这是一个日本童话,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

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作家可能没有做官好,但对母亲是个全新的经验,成为作家的母亲,她对乡人谈起我时,为我小时候的多灾多难、古灵精怪全找到了答案。

散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

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如下:1、《菩提十书》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

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

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菩提十书》分别是“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宝瓶菩提”、“红尘菩提”、“随喜菩提”、“有情菩提”。

2、《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是由近百名名校名师推荐、万千热心读者精选甄选而成,囊括林清玄近50载创作生涯,是最能代表林清玄作品风格的散文精选文集。

3、《世界因你而温柔》 从林清玄历年来的散文作品中精选而来。

本书关键词“温柔”,同时有着“温和”与“柔软”之意。

温和代表了温度,而柔软则代表了力量。

一个温柔的人,也一定是慈悲的人,是能够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人。

柔软心并不是和稀泥一样的泥巴,柔软心是有着包容的见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

温柔则无敌。

4、《不辩,是一种智慧》不争辩的人通常是以“海纳百川”般的胸怀做事待人,不拘泥于小节,看淡得与失,用“厚德载物”的心态面对一切。

因此,这类人属于“大智若愚”的人。

不争辩是一种处惊不变的心态,是一种成就大事的智慧,是一种包容万物的人格。

5、《自心清净,能断烦恼》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年轻时总要凑热闹,大家混在一起才觉得踏实;
恨不得什么东西都想要;
和别人比都想赢。

慢慢发现,幸福不是去外面要,而要问自己内心找。

自己体会世界和人生,清净那颗被宠坏的心,就会更通透。

6、《莲花开落》林清玄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岁时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莲花开落》。

这部散文集笔触平淡,却散发出触动人心的魅力。

林清玄简介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 。

1953年2月26日,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旗山镇。

1967年起,住在台南,并在瀛海中学就读。

1970年,在报纸上发表《行游札记十帖》。

1972年,考入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

1981年,出版散文集《温一壶月光下酒》。

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

1990年,散文集《红尘菩提》在中国大陆出版。

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4年,散文集《清欢玄想》在中国大陆出版。

2016年,散文集《心有欢喜过生活》在中国大陆出版 。

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湾去世。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

林清玄经典散文有《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在梦的远方》等。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在梦的远方》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我如今想起母亲的种种因缘,也想到小时候她说的一人故事:有两个朋友,一个叫阿呆,一个叫阿土,他们一起去旅行。

有一天来到海边,看到海中有一个岛,他们一起看着那座岛,因疲累而睡着了。

夜里阿土做了一个梦,梦见对岸的岛上住了一位大富翁,在富翁的院子里有一株白茶花,白茶花树根下有一坛黄金,然后阿土的梦就醒了。

第二天,阿土把梦告诉阿呆,说完后叹一口气说:可惜只是个梦。

阿呆听了信以为真,说:可不可以把你的梦卖给我。

阿土高兴极了,就把梦的权利卖给了阿呆。

阿呆买到梦以后就往那个岛上出发,阿土卖了梦就回家了。

到了岛上,阿呆发现果然住了一个大富翁,富翁的院子里果然种了许多茶树,他高兴极了,就留下做富翁的佣人,做了一年,只为了等待院子的茶花开。

第二年春天,茶花开了,可惜,所有的茶花都是红色,没有一株是白茶花。

阿呆就在富翁家住了下来,等待一年又一年,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年的春天,院子里终于开出一棵白茶花。

阿呆在白茶花树根掘下去,果然掘出一坛黄金,第二天他辞工回到故乡,成为故乡最富有的人。

卖了梦的阿土还是个穷光蛋。

这是一个日本童话,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

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作家可能没有做官好,但对母亲是个全新的经验,成为作家的母亲,她对乡人谈起我时,为我小时候的多灾多难、古灵精怪全找到了答案。

散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

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林清玄的经典短篇散文

  林清玄是中国台湾一代文学大师,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学着作。

书中饱含着书墨的韵味,从生活、见闻、佛教等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的点点滴滴。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林清玄的经典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林清玄的经典短篇散文:万物的心   每次走到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繁花满树的地方,我都会在内心起一种感恩的心情,感恩这世界如此优美、如此青翠、如此繁华。

  我常觉得,所谓“
风水好”
,就是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所在。

  所谓“
有福报”
,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树繁华的所在。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我们眼见一株草长得青翠、一朵花开得缤纷,这都是非常不易的,要有好风水,好福报,受到美好心灵的照护,惟有体会到一花一草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我们才能体会禅师所说的“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的真意—

每一株瞩子里都宝藏佛的法身,每一朵黄花里都开满了智慧呀!   这我们所眼见的万象,看起来如此澄美幽静,其实有着非常努力的内在世界,每一株植物的根都忙着从地里吸收养料与水分,茎忙着输送与流通,叶子在行光合作用,整株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大口地呼吸—

其实,树是非常忙的,这种欣欣向荣正是禅宗所说的“
森罗万象许峥嵘”
的意思。

  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建立生命的福报的人,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平静的树都能唤起我们的感思之心,何况是翩翩的彩蝶、凌空的飞鸟,以及那些相约而再来的人呢?   林清玄的经典短篇散文: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

  “
这是什么花?”
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说。

  “
这是空心菜花呀!”
老农夫说。

  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亮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我问农夫说:“
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
  他说:“
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开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
  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由于花是空心的,茎也是空心的,在风中格外的柔软摇曳,再加上叶于是那么绿,如果拿来作为瓶花,也不会输给其他的名花吧!可惜,空心菜是菜,总是等不到开花就被摘折,一般人总难以知道它开花是那么美。

纵使有一些作种的空心菜能熬到开花,人们也难以改变观点来看待它。

  我们只有完全破除对空心菜的概念,才能真正看见空心菜花的美,这正是以空心来看世界。

  但是,人要空心来面对世界,真的比空心菜还难呀!   林清玄的经典短篇散文:凋零之美   坐在仁爱路一家楼上咖啡屋,看着路上的菩提树叶子,一片一片地辞别枝极,飘落下来,有时一阵风来,菩提叶竟是满天翻飞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种自在之美。

  有几株落得早的菩提树已经增生新叶,菩提树的嫩叶介于鹅黄与粉红之间,在阳光下,美丽如水月,透明似琉璃。

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见菩提树的调零与新叶,使我想起憨山大师的一首诗: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   不知春上花枝。

  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

或者,溪涧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
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一切因缘的雪融冰消或抽芽开花都是自然的,我们尽一切的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开花时看花开,凋谢时就欣赏花的飘零吧!我们尽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来的任何一片叶子回到枝头,因此要存着敬重与深情的心,对待大地这种无言的呈现呀! 林清玄相关散文文章: 1. 林清玄散文 2. 林清玄短篇散文 3. 林清玄简短散文作品欣赏 4. 分别心林清玄散文 5. 林清玄优美散文精选摘抄。

相关文章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