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散文代表作品-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品

频道:开心体育 日期: 浏览:22

有关外国著名散文集。

以下是一些外国著名散文集的推荐:* 《瓦尔登湖》(Henry David Thoreau):描述了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沙与海》(Anton Chekhov):收录了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表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风貌。

* 《朝圣者》(Francis Bacon):收录了英国散文家培根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哲学思考、人生智慧和文学评论等。

* 《草叶集》(Kawabata Yasunari):收录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游记、回忆录和随笔等,表现了他的个性和文化背景。

* 《时间简史》(John Updike):收录了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评论、回忆录和小说等,表现了他对文学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我与野兽》(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以作家的童年经历为线索,通过回忆和叙述,表现了作者与野兽的关系,以及童年生活的奇幻和神秘。

* 《雨果的秘密》(Salman Rushdie):通过描写小说家与儿子的对话,展现了家庭、信仰和文化等主题,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 《父亲的微笑》(John Cheever):收录了美国作家约翰·奇弗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回忆录、评论和小说等,表现了他对家庭、婚姻和人生意义等主题的探索。

这些散文集风格多样,主题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著名散文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2、郁达夫(1896~1945),名文。

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
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3、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
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

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4、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

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
“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

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5、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

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

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

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

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6、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

“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
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7、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现代小说大家。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

鬼。

人》等;
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8、老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小说大家。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
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9、柔 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

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

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10、萧 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

“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

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11、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

现代小说大家。

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

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

《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

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供参考。

有关外国著名散文集。

以下是一些外国著名散文集的推荐:* 《瓦尔登湖》(Henry David Thoreau):描述了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沙与海》(Anton Chekhov):收录了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表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风貌。

* 《朝圣者》(Francis Bacon):收录了英国散文家培根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哲学思考、人生智慧和文学评论等。

* 《草叶集》(Kawabata Yasunari):收录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游记、回忆录和随笔等,表现了他的个性和文化背景。

* 《时间简史》(John Updike):收录了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评论、回忆录和小说等,表现了他对文学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我与野兽》(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以作家的童年经历为线索,通过回忆和叙述,表现了作者与野兽的关系,以及童年生活的奇幻和神秘。

* 《雨果的秘密》(Salman Rushdie):通过描写小说家与儿子的对话,展现了家庭、信仰和文化等主题,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 《父亲的微笑》(John Cheever):收录了美国作家约翰·奇弗的散文作品,包括他的回忆录、评论和小说等,表现了他对家庭、婚姻和人生意义等主题的探索。

这些散文集风格多样,主题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1.欣赏作品的形象   《秋颂》在作者笔下,秋天是“成熟和结果的季节”,是“带来祝福”的日子。

这里所写的一切的景象或者意象,都不是一般的描写,不是单纯的反映,而是带着诗人的阐释(或者叫做感情的抒发)的,如把阳光说成“催熟一切的阳光”,又把阳光当作秋天的“好友”。

济慈笔下的秋天是充实欢乐的。

这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挂在藤蔓上有形的果实,也有无形的,只有诗人才能想象得出来的,如“果实都打心里熟透”。

  《不是死,是爱》中的“神秘的黑影”,它的出现为诗歌染上了一种不祥、可怕的氛围,但最后那“银铃似的的回答”,又驱散了这种氛围,使诗意豁然明朗。

  《狗之歌》中的“母狗”,在一天内得子之喜,失子之虑,丧子之哀以及误认月亮为子后的恼恨,是一个充满母爱,经历了悲欢离合,尝尽了酸甜苦辣的形象;
同时把一个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爱通过动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见、摸的着。

   2.分析作品的结构   《秋颂》   第一节:写“你”如何与太阳合谋,催动果实成熟,设计了种种收获的景象。

  第二节:用一种速写般的语言,捕捉了“你”在田野、打麦场、田垄、溪水等场景里的身影。

  第三节:写的是秋天的声音,昆虫歌唱、鸟儿呢喃、羊群咩叫,共同组成了美妙的音乐。

  《不是死,是爱》   前段总结自己之前的不幸和痛苦,在表达了曾有的绝望之后,在最后笔尖急转,幸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突然降临,打得她措手不及。

  《狗之歌》   第一节:写一只母狗生了七条小狗。

  第二节:写了母狗对小狗的爱护。

  第三节:主人将小狗装进了麻袋。

  第四节:母狗追逐着主人,小狗被沉溺冰河。

  第五节:母狗误认月亮为自己的狗崽。

  第六节:母狗发出哀伤的吠声。

  第七节:母狗洒下如颗颗金星般的泪水。

   3.赏析作品的内涵   《秋颂》:被不少评论者认为是济慈颂歌里最完美的一首。

诗的主题是秋季的温暖和丰硕。

人皆颂春天的美丽,而诗人则感到秋天的成熟也同样可爱。

他是通过对艺术和美的追求、崇尚来表达他对当时英国现实的'
痛恨和不满,并以此来对抗邪恶,升华现实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济慈诗歌之美的源头还是现实。

  《不是死,是爱》:这首诗以希腊人对时间的美好咏叹开始,既而回到现在,将病魔的缠身,死神的威胁,比喻为“一片片黑影”,而命运对人的支配,也被戏剧化地表现为神秘的黑影;
诗歌的结尾以对“爱”的肯定代替了对“死”的恐惧。

  《狗之歌》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诗人没有介入故事之中,而是保持了一种情感的克制。

采用物化情思的手法,把为下一代操碎了心的母亲的爱通过动物的象征使人看的见、摸的着。

使之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精析重点解读    1. 品味语句   (1)诗人开篇“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有什么作用?   诗人敏感地观察到,在秋冬携手的季节,早晨总是朝雾洋溢,而黄昏,又总是暮霭笼罩。

“雾霭洋溢”短短四个字,就把时间精确地概括了出来,点明了晚秋的自然特色。

接着,马上点明了第一节诗的主题:硕果累累的秋。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万物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历经春夏,这时已经结果了。

因此说秋天和太阳结为密友,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比喻,也是十分合情合理,极其贴切的比喻。

因为诗人清楚的知道,万物所以能有成熟的这一天,主要靠太阳的帮助。

这是个忠实的朋友,可不能把它忘掉。

要论秋,就一定要提到它。

  (2)《狗之歌》中,母狗一直追到“尚未冰封的水面”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小狗已被主人溺死。

诗人省略这些环节,为的是将笔墨集中在描摹母狗的情态上,像描写一个人那样,从心理层面展现它的深情和悲痛。

   2.鉴赏评价   秋的赞歌   ——《秋颂》   这是一曲秋天的大合唱,是一首动人的田园交响曲,传出了悦耳动人的音响。

在前两节诗里,诗人主要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秋天的美景,而在第三节里,他不仅动用了我们的视觉器官,还唤起了我们的听觉器官,读过这首诗后,仍感到余音娓娓,绵缠不绝,给人以曲已终而意未尽之感。

因为它声色并茂,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这首诗是如此生气勃勃,还使人不由地联想起了孕育生命的春天。

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他写到这儿,也情不自禁地自问起来:“春歌何在?嗳,春歌何在?可是他马上意识到,这种伤感的情调是没有必要的。

你自有秋声,又何必对它们思念?”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更进一步地深化了他颂秋的主题,一扫世人对秋所抱的伤感、悲凉的情调,给秋注入了生命和阳光,使它焕发出温暖和煦的光芒。

因此,即使是在晚秋时节,我们眼里仍然丝毫没有那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条景象,就连春来秋往的候鸟——燕子和知更鸟也仍在这儿飞上飞下,忙个不停,读者在领略了诗人刻意描绘的秋景以后,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些候鸟是因为贪恋秋色而迟迟不肯离去。

的确,在见了这样的美景之后,谁还愿意离此他去呢?   从这首短短的颂诗,我们可以看出,济慈不仅是个美的追求者,更是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

事实上,济慈的每篇诗,都充满了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调,正是从热爱现实,热爱生活这一点出发,他所追求的美,他所歌颂的美感都是具体的、真实的,因而也是相当健康的。

相关文章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