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朱自清散文作品的现状-朱自清的经典散文作品

频道:浩瀚体育 日期: 浏览:19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书笔记

原文片段: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

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
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

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
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

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

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

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

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
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

“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

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

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干支着。

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

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

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

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
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

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

这灯彩实在是最能钩人的东西。

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
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 赏析: 这篇文章是朱自清的成名作,文笔很细腻,作者分别从秦淮河的形态、神态、历史、意境、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虚虚实实、如梦似幻,特别是优美的语言、恰到好处的描写更是令读者身临其境,堪称经典。

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是以“梦”为线索来展开的,因为作者在每一小节都写到了梦,比如上面这一段,“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就写到了梦。

或许因为这样,整篇文章都如梦如幻。

可是梦最后也是要醒的。

“这是最后的梦;
可惜是最短的梦”、“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
我们心里充满的幻灭的情思”,此时的梦又好像是现实的梦。

虽然作者的梦醒了,可是作为读者的我却好想仍然沉浸在桨声灯影里的梦中。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简介及分析?

为什么说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朱自清的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既有反映社会人生,表现出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叙写身边琐事、个人见闻的抒情小品。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创作领域涉猎广泛,著作很多,既写下了中国现代文学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也留下了《背影》、《春》、《荷塘月色》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美散文。

他与冰心、周作人等一批作家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使“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这是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

作为倡导者和实践者,朱自清以其“真挚清幽之神态”、“宣情达意”之美学特征和“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的独特风格屹立于现代文学之林,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也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所以说朱自清树起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一座丰碑。

朱自清的散文中审美价值最高的是()

相关文章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